心脏发出的 “求救信号”:胸痛、气短之外,这 4 个不显眼症状更要警惕
时间:2024-08-17 | 浏览:655 | 作者:心血管内科 吕飞
提到心脏疾病信号,多数人先想到剧烈胸痛、呼吸困难。但心脏的 “求救信号” 远不止这些,许多看似无关的细微症状,正是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警。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超 400 万人,约 30% 患者因忽视不典型症状延误治疗。今天就科普除胸痛、气短外,最易被忽视的 4 个心脏 “求救信号”,助你早发现、早干预。
“牙痛不是病,痛起来要人命”,但若牙痛无明确病因,尤其集中在左侧牙齿,且服止痛药无效,需警惕心脏 “报警”。这是因心脏表面神经与牙齿、下颌神经相关联,心肌缺血缺氧时,疼痛信号会放射至牙齿,即 “放射痛”。
“心脏源性牙痛” 有明显特点:多为钝痛、胀痛,非尖锐痛;无牙龈红肿、牙齿松动等口腔问题;劳累、情绪激动时加重,休息后缓解。55 岁以上人群及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者,若出现不明原因牙痛,建议及时做心电图排除心脏问题。
长期久坐、伏案者常肩背酸痛,多数人归为肌肉劳损或颈椎病。但若肩背酸痛突然发作,且集中在左侧,伴手臂麻木、无力,可能是冠心病早期信号。
心脏位于胸腔左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时,疼痛会放射至左侧肩背、手臂甚至手指。这种疼痛与普通肌肉酸痛不同,多为持续性,休息后难快速缓解,部分人还伴出汗、恶心。中老年人若突然出现左侧肩背酸痛,切勿自行贴膏药、按摩,应及时就医检查。
多数人认为下肢水肿是肾脏问题,或久坐久站致血液循环不畅。但心脏功能下降也会引发 “心源性水肿”。
心脏泵血功能减弱时,静脉血回流受阻,淤积在下肢静脉,导致下肢组织间隙液体潴留,表现为脚踝、小腿肿胀,按压有凹陷且恢复慢。这种水肿呈 “晨轻暮重”:晨起症状轻,经一天活动后,晚间肿胀明显加重,还可能伴乏力、食欲下降、腹胀。有心脏病史者若出现此类水肿,需及时检查心脏功能。
疲劳很常见,多数人认为是工作压力大、睡眠不足所致。但若无明显诱因,持续出现莫名疲劳,如稍活动就累、休息后也无法缓解,需警惕心脏 “求救”。
心脏是人体 “动力泵”,功能下降时,身体各器官供血不足、缺氧缺血,进而引发疲劳乏力。这种疲劳与普通疲劳不同,常持续数天至数周且逐渐加重,部分人伴胸闷、头晕。尤其女性,心脏疾病发作时疲劳往往最突出,易被忽视。若出现莫名持续疲劳,建议就医排查心血管问题。
不忽视 “不典型症状”:若出现上述 4 种症状,且本身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史,或有吸烟、肥胖、家族遗传等危险因素,切勿 “忍一忍”,应及时做心电图、心脏超声、冠脉 CT 等检查,明确病因。
学会 “初步判断”:若症状发作时伴胸痛、气短、出汗、恶心等典型症状,应立即停止活动、原地休息,身边有硝酸甘油可按说明书服用,并拨打急救电话等待救援。
日常做好 “心脏保护”:预防心脏疾病关键在日常。建议保持低盐低脂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心态良好;定期体检,监测血压、血脂、血糖,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其 “求救信号” 有时明显,有时藏在看似无关的症状中。希望通过科普,大家能提高对心脏疾病不典型症状的警惕,发现异常及时就医,为心脏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