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老人消化道大出血1000毫升!内镜下“套扎+硬化”精准治疗化险为夷!
时间:2025-07-14 | 浏览:243
近日,一名72岁老人(黄婆婆)因呕血、便血(出血量约1000ml)入院,诊断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经输血、抑酸等稳定生命体征后,消化内科团队为患者实施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硬化剂注射治疗,术后恢复良好。
黄婆婆入院情况:
黄婆婆入院时已出现失血性休克(血压96/64mmHg,心率106次/分),血红蛋白仅65g/L(正常女性应>110g/L),提示严重贫血。结合腹部CT显示肝硬化、脾大、腹腔积液,以及门静脉可疑栓塞,医生迅速锁定病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这是肝硬化患者常见严重并发症之一!
急诊科与消化内科立即协作:
1.快速补液、输血:纠正休克,稳定生命体征。
2.抑酸护胃、降低门脉压力: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
待病情稍稳,消化内科谢天维主任医师团队为老人行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硬化剂注射联合套扎术。
内镜下精准治疗
消化内科谢天维主任医师团队为黄婆婆进行了食管曲张静脉硬化+套扎治疗,通过内镜找到出血点:
套扎治疗:如同用微型橡皮圈精准套扎在曲张静脉根部,立即阻断血流,止住活动性出血。
硬化治疗:在套扎基础上或附近注射硬化剂(一种特殊药物),使曲张静脉壁发生炎症、纤维化,最终闭合消失,预防再出血。
肝脏变硬,血管为何遭殃?
肝硬化时,肝脏变硬,血流受阻,门静脉压力升高(门静脉高压),迫使血液“另辟蹊径”流向食管胃底的静脉。这些静脉因长期高压扩张成“蚯蚓状”(静脉曲张),薄如气球,一次剧烈咳嗽、一口硬质食物,甚至用力排便,都可能让它们瞬间爆裂,引发黄婆婆这样的致命大出血。
医生提醒!
这些信号是肝脏在呼救!
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症极其凶险。若出现以下信号,刻不容缓,立即就医:
呕鲜血或排黑亮柏油便(哪怕少量)
反复头晕、心慌、乏力(警惕慢性失血)
肚胀如鼓、腹围猛增(腹水警报)
皮肤莫名瘀斑、牙龈易出血(凝血异常)
预防胜于治疗!
戒酒:酒精是肝硬化的常见诱因
控制乙肝、丙肝:定期检查,及时抗病毒治疗
健康饮食:少油腻,避免霉变食物(含黄曲霉素)
定期体检:尤其是有肝病家族史的人群
黄婆婆的病例警示我们:肝硬化一旦进入失代偿期,并发症凶险。如果出现呕血、黑便、腹水、不明原因消瘦,务必及时就医!如果您或家人有慢性肝病病史,请务必定期随访,防患于未然。